盛夏酷暑之难熬,难于上青天!受够了高温炎热的天气,人们对凉爽的秋季可谓是心心念念充满向往了,可是俗话说好事多磨,立秋以后就想立刻凉快,可没那么好的事,首先要问问烦人的秋老虎同不同意。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秋老虎是什么意思,秋老虎如何应对。

  秋老虎是什么意思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气象学上指处暑节气后连续5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

  这种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其为“秋老虎”。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秋老虎时节易感不适  温差大易致血压升高  夏秋之交容易引发血压波动,其原因就是早晚温差。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会比较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压上升。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此阶段要注意监测血压,合理用药,同时还要注意保暖,多喝水。

  初秋一到全身瘙痒  立秋后空气逐渐变干燥,如果人不注意饮水,再加上睡眠不足、饮食肥腻等影响,一些燥病就会找上门来,如皮肤瘙痒、大便干燥等。为此,人们除了要多喝水、保证睡眠之外,还应该多吃一些鲜藕、银耳等能润燥的食物。

  猛吃冷食大伤阳气  盛夏时节气温很高,气血外浮于体表,造成脾胃正气不足。到夏秋之交,人的脾胃、消化能力已经比较虚弱了。如果这时人们继续吃生冷食物,就会进一步损伤阳气。

  秋老虎如何应对  防暑降温要继续  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二是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

  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到了立秋可适当吃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

  不要急着贴秋膘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不过立秋后迎来秋老虎,气温仍然较高,这时吃狗肉等热性食物来“贴秋膘”很容易上火,还是适合吃鸭肉、鱼肉、山药、百合等偏凉的食物来润燥。

  润燥之余,还应注意清暑祛湿。这是因为秋老虎正处于夏秋两季交替的过渡时期,一方面秋燥当前,另一方身体内还可能积聚有夏季的暑湿。因此,辛辣生冷的食物和油腻、燥热的食物都要少吃。

  谨慎防范“空调病”  立秋后,人们迎来秋老虎,此间天气回热,家中和办公场所的空调往往照旧,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立秋后天气早晚偏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因此秋老虎时节,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茶。身体虚弱者,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