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海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内陆地区距海洋远,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干燥”。

三伏天的伏是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的意思,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开始,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开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开始。

“三伏”与“三暑”(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均代表高温极端天气,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古人之所以将一年中的极热天称“暑”,同时又找出了一个“伏”与之搭伴,除了文化含义外,另一重要目的是出于养生的考虑。

三伏天极易发生中暑现象,适宜清补,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