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内陆太攀蛇  细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还有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是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一次毒液就可杀20万只老鼠,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分布于澳洲中部的维多利亚沙漠及附近,细鳞太攀蛇生性害羞,当防御时,身体会离开地面。

  内陆太攀蛇的毒性甚至连眼镜蛇和响尾蛇都望尘莫及,它发起一次攻击所释放的毒液足够杀230人,毒性是印度眼镜蛇的50倍。此外,它的近亲海岸太攀蛇的危险性也不容小觑,有专家表示,虽然其毒性比内陆太攀蛇小,但它们行动更快且更具攻击性。

  细鳞太攀蛇的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细鳞太攀蛇的头部扁平,略尖,眼睛相对较大。细鳞太攀蛇有灰色到黄褐色的鳞片,这些鳞片有时会镶有细黑边。躯干部为褐色或橄榄绿色,腹部为黄白色,而头部则为黑色或有黑色斑纹,毒牙长7.0~13.0毫米,具有强烈毒性。

  细鳞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的蛇。细鳞太攀蛇的毒液的半数致死量(LD50)只有0.0021mg/kg,但排毒量达125mg~400mg,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约相当于眼镜王蛇的20倍,但是眼镜王蛇的注射量弥补了这点。细鳞太攀蛇与钩鼻海蛇(Enhydrinaschistosa)的致死情况不相上下,在动物毒素学上足以排到前十位。其一次排出的毒液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这相当于25万只小白鼠、100个成年人或两头非洲大象的重量。杀两名成年人仅仅需要1毫克的毒液量。

  细鳞太攀蛇的毒素种类为神经毒素和心*脏毒素。它的毒液分子是从一个名叫尿钠排泄缩氨酸的蛋白质家族进化而来,在脊椎动物中,这些缩氨酸的作用是使心*脏周围的肌肉松弛的。

  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和肌肉接合点,抑制和麻痹神经末梢,阻断肌肉与神经的联系。如果肌肉与神经失去联系,则会无法正常行动。患者一开始会头疼、恶心、呕吐,继之以腹痛、晕眩和视力模糊,严重者还会痉挛和昏迷,并最终导致呼吸系统瘫痪。它还会造成受害者大出血、严重的肌肉损伤及肾衰竭,它的毒素中还含有能破坏肌肉组织及加速血液凝固的毒蛋白。如果血液凝固,就无法将氧气等有机物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会使心*脏停止跳动。

  细鳞太攀蛇不仅是陆地上毒性最强的蛇,而且咬对手时注入的毒液数量也较多,一次所注入的毒液最多可达几百毫克,毒性之强烈,常常是它对猎物发起袭击后尚未松口,猎物已丧命,或猎物尚未察觉自己遭受伤害,就因毒性发作失去知觉;其毒性相当于50条印度眼镜蛇,属神经型毒素,被咬后人体会麻痹,最终在15分钟到30分钟内因为呼吸衰竭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