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有很多特殊的节日。也许不被所有的人熟知。毕竟有着五十六个民俗,南北的差异也很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总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即使是大家都要度过的春节和小年,在南北的差异也非常大。那么,在六月初六这天也是如此。

  六月六天祝节

  在农历的六月初六,并非是哪位神仙的生日,而是天祝节。六月六还被称作“天贶节”(贶,赐赠的意思),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是日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残余。江苏的不少地方,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搀和糖油制成的炒面,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看来,这炒面与这“糕屑”应该是一个意思。又有说天贶节起源于宋代颍州。宋神宗是一位传统神仙的皇帝,传说他在颍州做太子时,有一年的六月六日,他告诉别人说梦中神仙赐予他一部天书,读完就会当上皇帝。第三年,他果然当了皇帝。为此,他就钦定这天为天贶节,并将颍州改名顺昌,寓意飞黄腾达之地。但随着时光久远,这一节日逐渐泯灭了,代之而起的是“晒伏”,在民间,讲究实用的百姓,利用这天的好太阳,晒衣服被褥等用品,防止霉烂,所以也叫晒霉。

  也是天赐节

  在这一天,并非全国都是天祝节的,在我国的某些地区,他被称之为天赐节。传说,唐僧历经八十一难好不容易从西天取得真经,却在归途中不慎将佛经掉落大海,唐僧只好将佛经捞出晒干。本来这只是个传说故事,但古人却偏偏认定唐僧晒经这天是农历的六月六日,还据此把这一天命名为“天赐节”,意思是这一天“天赐佛经度众生”。

  洗晒节有来历

  有地地区,也会把农历纪年的六月初六认定为是西晒节。有“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沐浴”之说。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载:此日“内府銮驾苦、皇史宬(清皇家档案库)等处,晒晾銮舆仪仗及历朝御制诗文书集经史。士庶之家,衣冠带履亦出曝之。妇女多于是日沐发,谓沐之不腻不垢。至于骡马猫犬牲畜之属,亦沐于河。”湖南资兴有一句老话叫“六月六,打个泡子,长块肉”意思就是这一天洗晒,让人好处多多, 夏至节后,恰逢小暑大暑节气,气温升高,有时高达40℃左右,已超过人和动物的体温。汉代刘熙曰:“暑,煮也,热如煮物也。”气温水温高,正是沐浴的好时候。又因这时天气已非常闷热,此前有长达数周的梅雨时期,气候湿,万物极易霉腐损坏。所以在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习俗。当年一般百姓家没有洗浴设备,但人们也很讲清洁卫生,习惯在每个节日或节气时,都要进行沐浴洁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