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姓: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司马等。复姓的来源较多,那么到底复姓的由来是怎么来的呢?相信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

  一、由封邑而来。

  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

  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

  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

  都属这种情况。

  二、因居地而来。

  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

  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

  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都由官名而来;

  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字而来;

  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业。

  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

  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

  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又如欧阳这个复姓,

  有的简化为姓欧,有的简化为姓阳。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等。

  四、由人名而来

  a.端木氏:鬻熊,仕于周,为文王、武王之师。鬻熊生二子,长子熊丽,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为姓,名端木典,这是端木得姓之始祖。

  b.颛孙氏:春秋时期,陈国簪缨之后代有公子名颛孙在鲁国做官,其后代子孙以他的业绩为荣耀,于是以祖名颛孙为姓,称颛孙氏。

  五、由部落名而来

  a.独孤氏:刘进伯的后代中,有著名的尸利,史称谷蠡王,他以祖先刘进伯的自称为号,称独孤部。其子孙后代皆以其部落名称为姓氏,称独孤氏。

  b.尉迟氏:尉迟部随北魏孝文帝进入中原,被命以族名的汉字谐音“尉迟”为姓氏,称尉迟氏。

  六、由赐姓而来

  a.长孙氏:拓跋圭建立北魏称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儿子,就赐他的儿子为长孙氏。

  七、由国名而来

  a.钟离氏:周朝时期,伯益的后人有封邑钟离国(今安徽凤阳、临淮一带),春秋时期钟离国被楚国所灭,国人遂以原国名命姓,称钟离氏。钟离后可简化为钟。

  八、由职业而来

  a.漆雕氏:相传漆雕最早出现时是职业称谓,是那些油漆装饰工的古称。他们的后代就以祖先的职业或技艺的名称中得姓,称漆雕氏。

  b.谷梁氏:古代有一些部落,农业相对比较发达,他们以能种出优质的谷子为骄傲,古代将谷子称为粱,所以善于种植粱的氏族首领就用谷梁命姓。

  九、由排序而来

  a.第五氏:出自田姓。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消灭各地豪强的残余势力,曾经把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王的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万多人都强行迁徙到关中房陵一带(今湖北房县)定居。在迁徙原迁徙原齐国田姓贵族时,因其族大人众,烦于编籍,故改变了原来的姓氏,以次第相区别,分列为第一氏到第八氏。首迁者往第一门,为第一氏;田广之孙田登迁往第二门,为第二氏;田广之孙田癸为第三氏,以次类推,田广的田英最后迁徙,住在第八门,为第八氏。第五氏就是其中的一支。这一支后来出了不少名人,所以作为显姓收到《续百家姓》中。第一至第八等姓,后来都改为单姓"第",现在保留复姓的很少。据说现在台湾还有人姓第五。

  十、以社会影响为姓

  a.闻人氏:春秋时代,鲁国的学者少正卯,聚徒授学,使得“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声誉鹊起,世称闻人,他的后裔便拿“闻人”作了姓氏。

  十一、自创姓氏

  a.赫连氏:十六国时期,南匈奴铁弗部刘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云赫连天,他建立了夏国,王族以赫连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