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又叫子婿日。那正月十一的风俗你还知道多少?来看看下面来了解一下。
1、子婿日
在古代的时候,此习俗就已经广泛流传开来,子婿也就是现如今人们所说的女婿,年十一是子婿日,也就代表着这一天岳父要请女婿来家中吃饭。关于这个习俗的来由也颇有渊源,首先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年初二的时候,女儿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给自己的父母拜年送礼,在古代人眼中,有来必须有往,刚好在初九的时候,岳父家中庆祝过天公的生日,等到十一的时候,家中还剩下许多祭祀神灵的佳肴,于是在年十一的时候顺带着将女婿请回家中。
当然,除了这个,其中也有女儿嫁出回家不易的原因。通过在年十一这一天的子婿日,娘家也能见一见自己的女儿,共叙亲情,同时也体现了娘家人对于女婿的重视。根据古代书籍记载,当时的姑爷在年十一去岳丈家,必须极其讲究礼节,不仅要携带礼品。在见到岳父和岳母的时候,还要磕头以示尊重。
2、请紫姑
关于请紫姑的习俗,追根溯源就早的多了,在六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记载。当时的人认为紫姑原本是妾室,因为遭到正室嫉妒和虐待,不堪忍受选择了死亡,她的悲惨经历得到了人们的同情,也因此被当作神灵祭祀起来。而发展到了唐朝,说法也得到了改变,时人认为,紫姑是在解手的时候被害于厕所,死后冤魂流连厕所,最后武则天知道后,将她封为了厕神。紫姑虽然是厕所神灵,但是管的却不是厕所事宜,当时的女子祭祀她,也不是因为她是厕所的神,而是因她是社会当中被迫害的女子,也是保护弱小女性的神。
在年十一的时候,妇女们或者是给草木或者是筷子穿上衣服簪上头花,请紫姑身附身于此,或者是用笠架束成女儿像,抬起绕着井或者是绕着厕所几圈,最后焚香祭祀,像紫姑诉说自己的心事或者是问问紫姑自家女儿的亲事。当然,随着现代女子地位的提高,这种习俗早已不再出现了。
3、行彩桥
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行头桥”习俗,是潮汕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正月十一日晚开始的“行彩桥”,称为“行桥头”。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向彩桥涌来在“行头桥”时,大家都会祈愿,希望来年能够顺心如意,愿望得以实现。大家都要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并说:“摘榕叶,日日有钱揸(拿)”,然后拿回家里插在门楣上,以祈给来年带来好运。
4、炮龙节
这是广西宾阳县举办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十一晚上,宾阳县都要举办“炮龙节”,“炮龙”比一般的舞龙大,身长约40米,短的有七节,长的有11节。因为“炮龙”经过的地方,人们都会燃放鞭炮,夹道相迎,所以叫“炮龙”。在炮龙行进过程中,有些人就瞅准机会,从炮龙身上拔下几条龙须,或者摘下几片龙鳞,带回家中,以祈求来年好运。
5、上采日
农历正月十一,在福州地区,这是元宵节前的一个小节日,名为“上采日”。上采日有悠久的历史,寓意迎春纳福。按照福州传统风俗,福州人有在元宵节之前送灯的习惯,一般是外公外婆送给外孙、外孙女,送灯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一。
6、贺“添丁”
每年正月,广东各地区都有庆贺“添丁”(即生有男孩)的习俗,潮汕地区每逢农历正月初十、十一便挨家挨户送“米方糖”,客家地区“升灯办酒席”款待村民,广州文化名村珠村则高挂“人灯”为新丁祈福。尽管各地贺“添丁”风俗迥异,但其中都饱含着家家户户对“新丁”的美好祝福与期望。
7、吃烙合子
正月十一,老北京这一天有吃烙合子的习俗。古人认为,“十”是“齐备完美,周而复始”的美好数字,在十之上再加一个“一”,就有了新的开始的意味,所以把元宵节前的四天作为“拜晚年”的时段。
新的一年的到来,你新一年的运势如何?会遇到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做才能获得好运?紫微流年运势,为你分析新一年各方面的运势发展,为你量身打造的助运提醒,助你趋吉避凶,掌握好运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