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一个日子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们都知道元宵节这天有赏花灯的风俗,赏花灯也被称为闹花灯,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在正月十五这天闹花灯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正月十五闹花灯风俗的来历吧。
正月十五闹花灯
元宵节赏灯的风俗起源于东汉明帝时期,据说当时提倡佛教,而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元宵节花灯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有些是按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花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元宵节赏灯是我国的传统风俗,而且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元宵节咏灯诗,这也为元宵节增添了许多文化氛围,
闹花灯的来历
闹花灯的风俗从西汉开始,在隋唐时期盛行,隋唐以后就开始袭传于后世了。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热闹景象。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燃灯之俗始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所以元宵节放灯的风俗就由原来在宫廷中举行,到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每年的正月十五,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要挂灯,这天晚上城乡各处都是灯火通明的。
元宵节送花灯
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因为灯与丁谐音,所以在这天晚上迎花灯也有求子添丁的意思,过年谣有: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灯棚的记载,可见迎花灯已成为元宵节的不可缺少的活动。在唐代以后,花灯的种类就开始增多了,而且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也成为深入民间的活动;宋朝是制作花灯的全盛时期,宋代的花灯品类繁多,而且制作工艺精美,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蜡纸、菩提叶、羊皮、玳瑁等制作,华丽精巧可谓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