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漫步、散步的步,是个象事字。甲骨文的上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左脚,下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右脚,脚趾本是五个,古文求简只三个。金文更形象,两只添实的大黑脚。小篆的形体,是上下正反的两个“止”,即两只脚。楷书上面的“止”还在,下面的“止”便失去脚的样子了。古文字的步总的说来是夸张两只脚的,表示在行动。

  由此看来,“步”的本义是“行走”,是动词。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触龙]乃自强(qiǎng)步。”意思是触龙这位老臣每天勉强散散步。注意:古代抬脚两次算一步,如《荀子·劝学》:“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所谓“跬步”就是古代的半步,现代的一步。这个“步”是名词,表示脚步。

  请注意:“步”字下面不能写成“少”,没有一点。

  这个字古今义差别很大。甲骨文没有发现,盂鼎上的“走”活龙活现。你看上面的人形,正甩开双臂向前奔跑。春秋石鼓文上的“走”与盂鼎一致,只是下面的“止”稍有差别,仍然是奔跑之状。最讲究的是“止”,这“止”便是趾,即脚。古文字写词有个规律,用夸张运动器官来表现动词,结合上面甩开双臂的人,总体看是跑。楷书完全失掉跑的姿态。

  可见“走”的本义不是行走,而是跑。在古文献中比比皆是,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弃甲曳兵而走。”就是说一进入战斗,便抛弃铠甲拖着兵器转头便跑。这显然不是走,敌我格斗,情势非常紧迫,败阵之时岂能慢悠悠行走!又如《战国策·狐假虎威》:“兽见之皆走。”是说山林中的野兽见到老虎,都吓跑了。这 “走”是跑,要慢走被虎吃掉,所以是跑义。今成语有 “走马观花”,是跑马看花,自然粗枝大叶,看得不细。

  注意:走、行有区别。古代所谓 “行”,现在叫“走”。古代所谓“走”,现在叫“跑”。

  这个奔字甲骨文中尚未发现。金文奔字周代早期的《盂鼎》最有代表性,上面是一个正在甩开双臂向前奔跑的人,下面是三个“止”。这三个“止”是什么意思呢?这得与上面的“走”相比较:走下面是一只脚,是跑义;而奔下是三只脚,当然比走的速度还要快。三只脚不是用三只脚跑,而是由于速度快,跑的时候往下一看,一连串的脚象闪电般摆动,就象跑百米的状态。古汉语三表示多,三只脚象多只脚,所以奔比走还要快。春秋石鼓文奔写成三个走,一个走便是跑,三个走不就更快吗?这便是造字者的意图。到了小篆,上面的 还可看出奔跑的人,而下面由三止变成了三颗草。这三颗草乃三止的譌变,恐怕不是在草地上奔跑。楷书距离更远,变成了三个十字。

  奔的本义是快跑,如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引申为政治避难,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是说五月辛丑这一天,共叔段逃到共国避难。

  这是“孟子去齐”的“去”字。甲骨文上部是个人,下部是个 ,此乃穴居之出口,表示离开家居而去。金文的上部与甲骨文一致,也是一个人。下面的出口转了个方向,而意义并没有变。最值得分析的是中山王圆壶上的“去”字: 是中间断了的 ,而下面的 是止,即趾,也就上面人的脚,夸张其足,说明在活动,也就是要离去。从何处离去?从****,即家门口。小篆的“去”,口变成 ,表示人走了的意思。而楷书的“去”,上面的人竟然譌变成了“土”。

  “去”的本义是离去,与现代义正好相反。现在说“去上海”是指到上海去;而古义不是到某地去,而是离开某地,如“孟子去齐”,是孟子离开齐国,不是到齐国去。又如《韩非子·外储说话左下》:“阳虎去齐走赵。”是说阳虎离开齐国而跑到赵国去。由本义离开引申为去掉,如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除残去秽 (huì)。”“去秽”就是把肮脏东西去掉。由离开义又引申出相距义。如“相去万余里”,是相距万余里的意思。

  这是“之”字。古文用的多,现在也常用。甲骨文举两个例字:第一个上面是“止”,即人脚,下面的一横表示行走的起点,类似今天的起跑线。第二个上面也是“止”,不过与第一个相反,意义没变。整个字形表示从某处出发到某地去。夸饰“止”,说明在行走。金文上面也是“止”,中间不连贯,脚趾、脚掌不分明。小篆承金文,稍加调整。楷书与甲骨文相比,变化很大,已看不出脚从某处出发。

  “之”的本义是到(某地)去。动词。《孟子·梁惠王上》:“牛何之?”等于“牛之何?”是说[梁惠王问] 牛往那里去?“之”和“去”不同,“去”是离开某地, “之”是到某地去。如《战国策·楚策四》:“庄辛去之赵。”怎么讲?是说庄辛离楚国而到赵国去。

  此外, “之” 还经常用作代词和结构助词:

  用作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如《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是说这两个虫知道什么?又《孟子·梁惠王上》: “刺人而杀之。”这个 “之”即指代被杀之人。

  用于结构助词,经常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如 《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指具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羔羊之皮”,是说“羊羔的皮”, “之”相当于“的”。

  代词、助词 “之”都是借用实词 “之”,与动词 “之”在意义上毫无关系。

  这个字是象事字。甲骨文中间 是一条大河,它上下的两只脚表示足尚 水过河。金文与甲骨文的形体基本相似,只不过右边的“止”看上去象手,其实是止。小篆变得复杂了,左右两边都是水,中间是步,因为周围的环境是河,所以表示足尚 水过河。楷书左水右步,比古文字简单很多。

  “涉”字的本义是徒步过河。屈原《九章·哀郢》:“江与夏之不可涉。”是说长江、夏水不能徒步而过,从涉水引申为泛指从水上经过:如“跋山涉水”“远涉重洋”。又引申为进入,如《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没有料到您进入我们的国土。由进入到引申为经历如“动涉岁月”。涉必定是两个事物构成一定关系,即关连,所以现代汉语有牵涉、涉及、涉嫌等复音词。

  这个字读zhì,写的是动词。甲骨文左、右都有 ,是山。今天写成阜,阜便是山。甲骨文把阜放平看,就成了 ,象起伏的山峰。 是简化形式,与 即 相同。金文与甲骨文阜旁相同。唯有旁边的双止不同,甲骨文象双脚,而金文不好辨认,其实也是双止,即双脚。小篆进一步整齐化,到了楷书,与甲骨文相比,已相差甚远。

  “陟”的本义是登,由低处向高处走,与“降”相对。《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是说登上那个高冈,我的骏马病了。从登高引申为提拔职位,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所谓“臧”,是指好的;所谓“否”,是指坏的。全句意思是提拔好的,惩罚坏的。

  这个字与“陟”相对。陟是往上去,降则是往下来。甲骨文表山阜的符号与“陟”同,都是 ,都表示起伏的山峦。而不过“陟”的双脚脚趾朝上,而“降”字双脚的脚趾朝下表示往下走。金文的结构与甲骨文相同,都是双脚从高山上下来。小篆的 就是甲金文的双止,而变到一起去了。如果没有甲金文参照,就不知是变形了的双脚。

  “降”的本义从高处往下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降一级而辞焉。”是说重耳拜谢秦伯恩赐,按礼,重耳从堂上退到阶下,降一级就是降低一个台阶,拜,叩头。这时秦伯也走下一级台阶不让重耳拜谢。由此引申为下降,落下,《荀子·议兵》:“若时雨之降,莫不说(悦)喜。”由降落又引申为降生,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又特指天把某事给人,《孟子·告子下》: “天将降大任於是人也。”

  “降”是多音多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