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历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一个节气大概有十五天,而又因为古人将每五天称为“一候”,故每个节气都有“三候”,每一候对应着当时的气候特征或一些特殊的物候现象。那么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雨水三候是什么意思。
雨水在二十四节气中位居第二,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到来。雨水节气开始,意味着人们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我国古人将雨水划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其中一候对应的花信为菜花,二候为棠棣,三候为李花。
一候獭祭鱼,指的是雨水时节,水獭开始捕鱼了,捕捉到鱼后它们会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
二候鸿雁来,指的是五天过后,南方天气暖,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三候草木萌动,指的是再过五天,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将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但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大地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