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到了六月六这一天,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尽显当地民族的文化特色,那么土家族六月六具体有哪些特色习俗呢?接下来就由老黄历来为大家解说这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且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农历六月初六,是汉族年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土家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流行。这就意味着,虽然六月六是土家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但并非本民族所特有,它既有汉族节日的史影,又有本民族的特色。

  绝大部分土家族都将六月六称之为“晒龙袍”,从民间传说看,六月六是土家族的一个重要的纪念性节日。关于六月六来源的传说很多,其中最广泛的说法是:这一天是湖南茅岗土司王覃垕蒙难之日。相传,覃垕为反抗封建王朝的民族压迫,在这天惨遭杀害。

  在刑场上,覃垕怒目圆睁,当刽子手凌迟剥皮时,忽然从他身上飞出九条金龙,霎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朱元璋吓得从金殿龙椅上晕倒在地,连忙爬起来祷告苍天。同时下令将人皮晒干,扎成覃垕像,让他每年坐七天帝位。土家族人将覃垕血染的战袍抢回来洗净晒干,立庙祭祀,谓之“晒龙袍”。

  土家族六月六具有十分丰富的节日习俗,有的与天有关,有的与地有关,有的与神有关,有的与祖先有关,有的与年有关。与天有关的习俗主要有“敬太阳神”。湘西部分土家人认为六月六是太阳的生日,要敬祭太阳神,祈求太阳神赐给阳光,温暖万物,确保丰收。

  与地有关的习俗是“尝新谷”。六月六这天若逢卯日,又称尝新节,部分土家人家家打新谷,做新米饭,佐以鳝鱼为菜,以示有余,有的地方人们煮酒敬神,感谢、祈祷神灵赐与丰收。

  与神有关的习俗是“烧黑神”。利川、龙山等地的土家人相信黑神能驱赶邪佞除秽,每年六月六这天燃烧香烛,抬着披红挂彩的黑神游行,名曰“烧黑神”。

  与祖先有关的习俗是“晒龙袍”、“祭祀土王”,“祭祀向王”。绝大部分土家人每年六月六日这天,家家户户晒衣服,晒棉被,晒鞋子,称为“六月六,晒龙袍”。

  湘西酉水流域的土家人在每年六月六要杀猪、打糍粑、做豆腐,把亲戚朋友请来欢度节日,举行以祭祀土王为主的摆手祭祖活动。鄂西清江流域土家人称每年六月六为向王节,焚香烛、放鞭炮、祭祀向王廪君,祈求他保佑人们在水面上航行平安。与年有关的习俗是湘西严姓的土家族人在每年六月六过小年,尽管该节日习俗纷繁复杂,但仍以纪念土王覃垕的晒龙袍,以及由此延伸的各种祭祀习俗为主导。

  土家族六月六的节日习俗如此丰富多彩,一方面反映它因地而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反映了它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土家族六月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储存着土家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信息。

  事实上,六月六晒龙袍也是汉族的一个比较悠久的传统节日,至今在很多地区仍然流行。扬州有一个关于“晒龙袍”的民间传说:乾隆皇帝在扬州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

  当然,晒龙袍之俗绝非清代才形成,而是在很早之间即已形成。农历六月初六,汉族民间称为“洗晒节”。因这时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上值雨季,气候湿,万物极易霉腐损坏,所以在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晒物的习俗。可见,六月六晒龙袍之俗是土家族受汉族习俗影响,结合本民族传说而形成的,并非本民族特有的习俗。

  尝新谷之俗亦非土家族固有的习俗,而是湘鄂西苗族的传统习俗。至于祭祀向王和土王为主的祭祖习俗、以烧黑神为代表的祭神习俗及以祭祀太阳神为代表的祭日习俗,只不过是土家族祭祀习俗在这个特定节日的集中体现,从而增强了这一节日和祭祀性。因此,六月六既是土家族的一个重要的纪念性节日,又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