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正月二十三,基本上大家都已经该出门的出门了,该上班的上班了,该上学的上学了。但是仍有部分地区到了正月二十三仍有一些习俗,举办一些习俗活动。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到了农历正月二十三便有燎疳的习俗,也就是传说中的“燎疳节”。那么,正月二十三燎疳节是哪里的习俗?有什么说法?燎疳的含义是什么?

  燎疳的含义是什么

  燎疳俗称:“燎干”、“跳火坑”,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习俗。在正月二十三天将黑进行。“燎”,有“了”的意思。“燎”有“疗”的意义。从火上越过去,可以保佑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干,自然说的是身体。燎干,不是什么火都可以燎,最好是柴草火,例如麦草、胡麻草、荞麦草,蒿子之类,最好是野草。因为野生的柴草本身可以祛病。

  燎疳是哪里的习俗

  民间有“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的民谚,除此之外还有“火烧财门开”这一说法,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三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堆柴火,夜幕降临,万家篝火可谓是氛围感十足。“燎疳”作为西北春节结尾的习俗,也是社火的闭幕时间,这一天表演社火的人要到祭祀的庙里烧香、磕拜等,将所有的社伙道具交回社火头封存,结束之后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可以开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了,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燎疳节的来历故事

  相传以前每年到了过年的时候,家畜、家禽无故死亡,害得人们没法生活。人们为了减轻痛苦,躲避灾难,就连续好几个月都去庙里烧香祈福,膝盖都磨烂了,额头上也起了大疙瘩。尽管如此人们也不放弃生活,将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还有活着的鸡、牛等都供奉给诸神,虔诚地希望神能够保佑人们生活如意,这一行为感动了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