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由来已久,寓意着秋天与冬天的交接之际。以前的人们还会在这个时候进行占卦,依次来判断这个冬天的冷暖。例如“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暖。”意思是如果立冬这天天气晴朗,那么今年冬天就会很冷,相反,如果立冬阴雨天气,那这个冬天就会很暖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立冬的由来,同时也给大家讲讲立冬的民间传说和习俗吧。

  立冬的由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11月7-8日左右,也就是太阳黄经到达225度的时候。这个时候北半球的地表热量越来越来,即使之前储存了一定的热量,随着立冬的时间推移,气温会越来越低,严寒的冬季已经不远了。立冬是冬季的开始,“立”是建立、起始的意思,“冬”除了冬天的意思,也是收藏、储存的含义,表示将深秋丰收的粮食储存以备过冬。

  立冬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湖南为官,在他辞官归乡的时候,看到南阳的百姓们饥寒交迫,甚至都冻伤了两只耳朵。此时正是冬季,伤寒流行,许多百姓衣不蔽体的,张仲景于心不忍,就地搭建了一个医棚,收治这些穷人。他用一些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一起熬制,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煮熟后分给穷人吃,吃完后,大家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立冬和冬至,人们都会把面皮捏成耳朵形状,包上馅煮汤吃,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立冬吃饺子的传统了。

  立冬古代的习俗

  立冬有一习俗,叫贺冬,也叫“拜冬”,沿自我国汉代的习俗,东汉《四民月令》中有提到,在这一天要摆酒席宴请尊师;到了宋代,这天人们要换上新衣,互相外来道贺,像过年过节一样。这些都是古代人们在立冬时节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