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知道二月二日,民间称为“龙抬头”。那么在龙抬头那天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都很有讲究。就比如“龙抬头”那天大家都会吃春饼,猪头肉等。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学习了解一下二月二为什么要吃猪头肉吧。

龙抬头

  二月二日吃猪头肉的来历,为什么在“二月二”要吃猪头肉呢﹖北方人在“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家家户户煮猪头,是因为初一、十五都过完啦,“二月二”是春节中最后一个节日。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23日过小年时杀猪宰羊,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吃光了,最后剩下一个猪头,就只能留在二月二吃了

  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二月初二吃爆米花有传说。

  小的时候,每到农历二月初二,都会听老年人说起“二月二,龙抬头”的句子,在儿时的记忆里,这个“龙抬头 ”的日子要“剃龙头”,再就是要吃猪头肉了。那时人们生活水平很差,只能买一点点猪头肉,筋道的拱嘴和有脆骨的耳朵比较金贵,要留给大人吃,在那虽贫穷却欢乐的日子里,猪头肉这道美食却成了我童年的美好记忆。

  忽然好奇为什么在“二月二”要吃猪头肉,于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二月二”是春节中最后一个节日,北方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杀猪宰羊,从这一天起就开始改善伙食,每天饭菜都要见点肉,三十除夕夜全家吃团圆饭,初一吃饺子,破五吃饺子,十五吃元宵。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猪头,这猪头只能留在二月二“龙抬头”那一天才能吃。“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大地万物开始复苏,一切动植物开始抬头,一年要开一个好头,迎来这一年的风调雨顺。龙王是管降雨的,他上到天宫,农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后来,“二月二”吃猪头肉的习俗就保留了下来,成了吉祥的象征。

  关于为什么要把猪头当作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据资料记载,渊源可追溯到先秦。宋代的《仇池笔记》中曾记录了一个与猪头入馔有关的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腹饥,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熏熏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俱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亮,熟软甚堪玉箸挑。若把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美馔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大喜之余,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

  如今,猪头肉已算不上是珍馐佳肴,但这个民间传统节日却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心情,“龙抬头”让我们对春天充满了崭新的希望。

  【结束语】在“龙抬头”那天,除了猪头肉,春饼等美食。还有爆米花,芥菜饭等。小编就不一一介绍了噢。在过节那天,还是吃一些有关节日的食物会比较好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