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芒种节气常做的活动有哪些?很多人对于二十四节气是比较了解的,但对于节气的习俗或者活动就没有太多的了解,比如刚过去的大暑节气,需要吃补,那么芒种有什么习俗?古人芒种节气常做的活动有哪些?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送花神就是古人在芒种节气常做的活动,相对应的迎花神活动则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花朝节上进行的。芒种节气已经到了农历的五月,此时百花已经逐渐凋零,花神退位。因此我国民间就会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来送花神,主要过程就是设案供物、焚香祭祀等。

  古人相信有专门的神衹管理人间百花,俗称为"花神”。花神在春季下凡安排百花开放,过了芒种以后,人间进入天会越来越热,不适合花朵开放,所以花神就在芒种这天回天庭,百姓就要在这一天为花神饯别,以感谢花神对人间的眷顾,期待明年再会。明清时期这一习俗曾非常流行,但现代人基本已经废弃不知。

  芒种时节有煮梅的食俗,这一食俗在夏朝便已经有了。正月开花的梅树在此时已经结出梅子。由于梅子味道酸涩,很难直接入口,所以需要加工后才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煮梅的方法有很多种,简单的一种是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糖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也有用盐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盐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人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