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吃伏羊在江苏徐州地区有悠久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自古以来,淮海地区民间就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祛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徐州彭祖伏羊节被授予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萧县伏羊宴习俗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伏羊节是在具有彭祖文化内涵的徐州民间食俗的基础上总结创制的节庆。彭祖时代,徐州地区普遍有食羊之习俗,彭祖创造的“羊方藏鱼”正是那个时代羊菜烹饪技艺的升华。

据《汉书》记载,皇帝“伏日,诏赐从官肉”。当时的“官肉”即为“三牲”之首的羊肉,伏天皇帝与从臣们共享羊肉已是确信无疑了。不惟宫中吃伏羊,《汉书》中亦有“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的记载。

宋朝之前,宫廷宴席上大都以羊肉为主。从汉字构造看,从“羊大为美”的审美判断,到“鱼羊为鲜”的美食追求,再到“食羊为养”的养生理念,无不隐含着先人对羊肉美食的追求和羊肉烹饪的感悟。此外,民间还有“七夕煮羊肉”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祈求天上牛郎织女的姻缘幸福,人们用吃羊肉的方式来庆祝这个浪漫的节日。

到了明清时期,三伏天吃羊肉的习俗更加流行,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的饮食文化。例如,在江南地区,人们会在三伏天期间食用著名的“三汁焖锅”,这道菜是用羊肉、鸭肉、鸽肉等多种肉类,配以莲藕、木耳、豆腐等多种食材,熬制成一锅鲜美的热汤。在北方地区,则有烤羊肉串、涮羊肉火锅等特色美食,成为了三伏天期间的经典菜品。

除了消夏的功效外,三伏天吃羊肉的习俗还有一些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羊被视为吉祥的动物,代表着幸福、安宁和温顺。因此,吃羊肉也被认为是一种祈求幸福、吉祥的方式,特别是在三伏天这个充满暑气和疾病的时节,吃羊肉更是被视为一种避灾祈福的方式。

在徐淮一带,以羊肉名闻遐迩的,徐州地区人们向有伏天吃伏羊的习俗。每年入伏第一天,人们习惯从菜市场买回羊肉在家中烹饪食用。由于萧县古属徐州辖县,两地民间交往频繁,萧县有许多在徐州开的饭店,也是后来节日能够迅速在徐州展开,并传播的原因。萧县羊肉享有盛名已达300余年。萧县羊肉饭店有5000余家,饭店选用的多为3至6个月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萧县白山羊,肉质鲜嫩异常。萧县传统名菜也多以羊肉为主,有“无羊不成席”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