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迁移显著的特点
其一,我国许多姓氏是以中原为中心地带向四周播衍迁移,中原这一地带,包括今河南全省、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部分地区。姓氏发展的这一特点,正是由姓氏起源决定的。
历史上,我国很多姓氏正是起源于这一地区。据有关资料考证,仅河南起源的姓氏就占中华姓氏将近1/5左右。
其二,在历代的士族迁移的过程中,次数最多、人口最众、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南迁。
换言之,今日我国南方各地的姓氏,多是由北方士族大举南迁所为。北方士族大举南迁,既有地理环境原因,还有历史等诸多原因。而直接导致大举南迁的,恐怕缘于北方诸多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中原。
姓氏的迁移
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目前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在 多数情况中,姓氏是世代遗传的,姓氏人口资料又比较容易搜集,其历史跨度也很长,非常适合于大量数据统汁性质的研究。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在中国人的姓氏中也一直普遍存在着改姓的现象,包括入赘婚姻、随母姓氏、避难改姓、少数民族用汉族姓等等。
在人群中改姓是突发的和随机发生的事件,往往发生在迁移过程之中,但是可以肯定总人数中改姓人数的比例较低。
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改的姓,从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传递。这种改姓现象可以认为是姓氏的突变,突变后的姓氏仍具有正常的父系传递功能。
中国人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对稳定的传递,以及具有中国社会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但增加了中国人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各个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供了线索和机会。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广大农村中一直存在着同姓聚居的习俗,加上婚姻半径小,娶嫁地域相对固定的特点,同姓人群可以认为是其共同祖先的父系遗传物质,某种程度隔离的群体,这在进化上有特殊的意义。
这种与近代人类进化有直接相关的同姓群体,在探讨中华民族的起源和进化等研究中将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模型和线索。
(1)中国人姓氏在历史上传递是延续的和稳定的。
它揭示了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姓氏所表现的血缘文化的痕迹与生命遗传物质,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的进化具有基本相同的延续和稳定的表现。
(2)中国人历来有同姓聚居和联宗修谱的习俗
而且婚姻半径很小,婚娶地域相对固定,这就形成了同姓人群的分布。中国人姓氏的分布实际上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
中国人的姓氏或同姓人群存在两种状态——大姓和小姓,或称为常见姓氏和非常见姓氏。仅占总姓氏量不足5%的常见100个姓氏已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95%以上的非常见姓氏仅代表不足15%的人口。
常见100个姓氏的分布是反映各地区人群的遗传组成的主要因素,它们决定着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规模和地域人群问的亲缘关系的程度。
而非常见姓氏人群更为表现其地域特色和相对高程度隔离的现象。
(3)人群迁移的主要方向反映了中国人遗传基因的流动方向。
同时,再一次从群体遗传学角度证实了中国汉族一直存在着遗传上异源的南北两大群体,其1000年来的地域分界线应在武夷山和南岭地带。
因此,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和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