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认识黎族的节日习俗大全
核心提示:一起来认识黎族的节日习俗大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和平共同友好相处,是每个人民族人民最愿意看到的场景。所谓入乡随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各民族的节日习俗,以便更好拉近彼此的距离。
一起来认识黎族的节日习俗大全
一、一起来认识黎族的节日习俗大全
三月三
三月三原是东方、昌江、乐东、琼中等县黎族人民喜庆新生、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从1984年起,保亭县黎族苗族人民也过“三月三”节,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未婚男女都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在鼓笛齐鸣之中起舞同欢对歌传情。
改革开放给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赋予更新的内涵和活力。如今的“三月三”既是“情人节”,又是“文艺汇演”和“物资交流会”,热闹非凡。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黎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故也称爱情节,黎族称“孚念孚”。在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歌舞盛会。夜晚山坡上、河岸边,青年男女燃起一堆堆篝火,姑娘身着七彩衣裙,配戴各式装饰,小伙子腰扎红巾,手执花伞跳起了古老独特的竹竿舞、银铃双刀舞、槟榔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男女青年各坐一边,互相倾诉爱慕之情,如果双方感情融洽,就相互赠送信物相约来年再会。在这一天黎族人民对歌、摔跤、拔河、射击、荡秋千尽情地欢庆着,用歌声用舞蹈表达对生活的赞美,对劳动的热爱,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整个节日,气氛欢快热烈,令人陶醉。
春节
是黎族比较隆重的节日。黎族民间过春节称为过旧年,从除夕至初四止。黎历把元月称为年月,是过年的休闲月,是一年的开始。春节节日的本意,在于除旧布新,送往迎来。黎族各家老少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欢天喜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黎族习惯不在异地过年,大年三十都要回家吃年饭。年初一,大清早要给牛栏、猪舍、谷仓、果树贴红符,表示财物有主。还要在河边或水井喧放一个铜钱和年糕,祭祀河神才可挑水。这一天一般全日闭户不外出,不许打骂人,不讲污秽语言,只能说吉利的话,年初二开始,亲戚朋友互贺新喜,敬酒对歌或开展各种文体比赛活动,气氛活跃,人们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杀鸡宰猪,裹糯米粽子,跟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当天祭祀祖先,是夜在家祖先神位前燃灯通宵达旦。解放前,没有手表时,就由村中长辈在除夕傍晚时分,在菜地的瓜藤尾端做记号,夜里大家到瓜棚下去看,如果发现瓜藤尾端超出原来的标记,即表示新的一年到来了,大家鸣炮迎春,住在娘家的出嫁女要回丈夫家过年。大年初一,杀鸡裹粽,祭祀祖先,当日全村男子集体上山打猎,女子集体下河捕鱼。行猎前请“道公”作一次鸡卜,吉凶不管,只是一种仪式而已。捕到猎物的前后腿肉各1份,余下的腿肉分给猎狗主人,其余的平均分配。大年初一至初三,忌闯他人住宅和过邻村串门,男女不能同床。初四开始亲戚朋友互访。
小年(过年仔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黎族的小年,这一天家宴丰盛,全家大小齐集,共商新一年的生产活动或家里一年要办的事情。正月十五不作生产,家家户户杀鸡买肉放爆竹,并裹粽祭祀祖先,加茂地区则分为汉人年仔节和黎人年仔节两种,汉人年仔节即元宵,黎人年仔节要举行两次,第一次是除夕后12天(按照生肖属日计算,如除夕为牛日,12天后逢此日即第二次除夕日),当天要裹糯米粽,不外出生产,男子上山行猎,女子下河捕鱼。当夜灯火燃至通宵。第二次年仔与第一次相隔12天,包裹糯米粽,但可以外出生产,停止行猎和捕鱼。
清明节
是日杀鸡买酒,在家祭祀祖先神明。携酒、饭、菜到祖坟上祭扫,除草修墓,添新土。黎族清明扫墓通常是新坟祭祀3年不再扫墓,称为“封山”,如今有的和汉人一样每逢清明都扫墓;有的依旧“封山”。
鬼节
(七月十四或十五)是日杀鸡买肉拜祖先,晚上插路香,由小孩子插在家门前,家家户户都如此,一直将香插成一条香火通至村外,并烧纸钱以祭无主孤魂。
端午节
黎族人民在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在节日里家家包粽子,部分黎族人民还举行一些形式活泼的娱乐活动。
牛节
黎族认为牛是财富和吉祥的象征,家中设“牛魂宝盆”村中设立牛神庙。每年七月的牛日(黎族历法),举行招牛魂仪式。在牛节这一天,修建牛栏,给牛喝酒补身,晚上集众敲锣打鼓,欢跳招牛魂舞蹈,祝愿牛成群家富足。每逢牛日禁忌杀牛。
禾节
黎族认为稻米有灵魂,丰收靠稻魂。每年晚稻收割的龙日(黎族历法),村首摆席集众举行招稻仪式,通宵达旦敲锣打鼓,欢跳招魂舞蹈,祝愿来年大丰收。
二、有关黎族的简介
远古黎族时代,其先民就已在滇池、工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地区生息繁衍。后来羌人南下,与当地的土著部落不断融合。羌人南下主要从甘肃、宁夏、青海等一带南下,到岷山以东至金沙江畔一带。14--17世纪,由于屯兵,大批汉人进入彝族聚集区,其中还有商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的“夷”、“缥”;唐、宋时期的“乌蛮”;元、明时期的“罗罗”、“保罗”等,都是当时对西南彝族先民的称呼。到16世纪下半叶,云南全省汉族已经占多数,原来的彝族聚集区逐渐变为彝汉共居区。
早在公元初,彝族地区的居民就泛称为“夷”。其自称为诺苏泼、纳苏、尼苏等。意思都是“黑族”,因为彝族崇尚黑色。
黎族的造型艺术,以织锦工艺最为著名。在唐宋时期,黎族的纺织技术就比中原先进。织出的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纺织工具,从轧棉、弹棉、纺线、染色、理经、织布、刺绣,直到生产出色彩斑斓的锦、被、单、筒裙、花带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生产工艺。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双面绣”,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花色艳丽又富于特色而驰名。此外,黎族的独木器制作和竹藤编织工艺,也十分著名。
现只是一些群众保存有黎族传统服饰及生产、生活工具,棉麻制品有男女上衣、女筒裙、头巾、木棉布料、麻布料、麻被、麻袋等。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黎族女上衣长61厘米,腰围55厘米。麻布料长3.08米,宽25厘米,木棉布料长4米,宽17厘米,麻布料首公上衣,衣为灰色,仿铜纹,黑色浅绿,衣长76厘米,腰围57厘米,衣袖通长115厘米。首饰品有铜耳坠、银耳环、银项圈、铜铃、银手镯、银质袍钮扣、银戒指等。生产、生活工具有木竹藤制品、织锦工具、独木舂血,编压斗笠工具、纺纱工具、园木平耙、藤箩、藤罐、独木凳、捕鱼工具、狞猎工具、箩筐、斗笠、独木牛铃、男女刀篓、陶瓷、陶罐等生产、生活用品。藤罐有一圆形盖子,通体呈褐黄色,高16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2厘米;捕渔工具用麻的纠维织的,直径58厘米,陶瓷是黎族自己制烧的,褐色,素面完整,肩部有7个乳针钿,口径23厘米,高38厘米,底径22厘米。
女上衣、筒裙、棉质布料、麻质布料、头巾、腰带、彩带等,其中头巾的两侧绣有汉文字,巾长155厘米,宽23.5厘米。黎族女上衣衣的款式前下摆长,后下摆短,衣胸两侧绣花纹,长55厘米,腰围40厘米,衣袖通长106厘米,筒裙长50厘米,腰围38厘米,棉质布料彩带长4米,宽20厘米,这个彩带是黎族结婚时习惯绕在床顶边。服饰式样都显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首饰品有铜耳坠、铅手镯、银质钮扣、珠子、耳铃、脚镯、项饰、发饰等,铜耳坠顶部有一弯扣,下端一弯勾,橙黄色,铅质手镯:镯身锻成一簿铅片圈,内平滑,外原两凸起的铅片弯勾而成,表面有绳纹,弦纹。生产、生活工具有藤箱、藤萝、竹笠、鱼笼、露儿叶席、狩猎工具、捕渔工具、多种独木器物等。
核心提示:一起来认识黎族的节日习俗大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和平共同友好相处,是每个人民族人民最愿意看到的场景。所谓入乡随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各民族的节日习俗,以便更好拉近彼此的距离。
一起来认识黎族的节日习俗大全
一、一起来认识黎族的节日习俗大全
三月三
三月三原是东方、昌江、乐东、琼中等县黎族人民喜庆新生、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从1984年起,保亭县黎族苗族人民也过“三月三”节,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未婚男女都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在鼓笛齐鸣之中起舞同欢对歌传情。
改革开放给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赋予更新的内涵和活力。如今的“三月三”既是“情人节”,又是“文艺汇演”和“物资交流会”,热闹非凡。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黎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故也称爱情节,黎族称“孚念孚”。在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歌舞盛会。夜晚山坡上、河岸边,青年男女燃起一堆堆篝火,姑娘身着七彩衣裙,配戴各式装饰,小伙子腰扎红巾,手执花伞跳起了古老独特的竹竿舞、银铃双刀舞、槟榔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男女青年各坐一边,互相倾诉爱慕之情,如果双方感情融洽,就相互赠送信物相约来年再会。在这一天黎族人民对歌、摔跤、拔河、射击、荡秋千尽情地欢庆着,用歌声用舞蹈表达对生活的赞美,对劳动的热爱,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整个节日,气氛欢快热烈,令人陶醉。
春节
是黎族比较隆重的节日。黎族民间过春节称为过旧年,从除夕至初四止。黎历把元月称为年月,是过年的休闲月,是一年的开始。春节节日的本意,在于除旧布新,送往迎来。黎族各家老少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欢天喜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黎族习惯不在异地过年,大年三十都要回家吃年饭。年初一,大清早要给牛栏、猪舍、谷仓、果树贴红符,表示财物有主。还要在河边或水井喧放一个铜钱和年糕,祭祀河神才可挑水。这一天一般全日闭户不外出,不许打骂人,不讲污秽语言,只能说吉利的话,年初二开始,亲戚朋友互贺新喜,敬酒对歌或开展各种文体比赛活动,气氛活跃,人们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杀鸡宰猪,裹糯米粽子,跟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当天祭祀祖先,是夜在家祖先神位前燃灯通宵达旦。解放前,没有手表时,就由村中长辈在除夕傍晚时分,在菜地的瓜藤尾端做记号,夜里大家到瓜棚下去看,如果发现瓜藤尾端超出原来的标记,即表示新的一年到来了,大家鸣炮迎春,住在娘家的出嫁女要回丈夫家过年。大年初一,杀鸡裹粽,祭祀祖先,当日全村男子集体上山打猎,女子集体下河捕鱼。行猎前请“道公”作一次鸡卜,吉凶不管,只是一种仪式而已。捕到猎物的前后腿肉各1份,余下的腿肉分给猎狗主人,其余的平均分配。大年初一至初三,忌闯他人住宅和过邻村串门,男女不能同床。初四开始亲戚朋友互访。
小年(过年仔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黎族的小年,这一天家宴丰盛,全家大小齐集,共商新一年的生产活动或家里一年要办的事情。正月十五不作生产,家家户户杀鸡买肉放爆竹,并裹粽祭祀祖先,加茂地区则分为汉人年仔节和黎人年仔节两种,汉人年仔节即元宵,黎人年仔节要举行两次,第一次是除夕后12天(按照生肖属日计算,如除夕为牛日,12天后逢此日即第二次除夕日),当天要裹糯米粽,不外出生产,男子上山行猎,女子下河捕鱼。当夜灯火燃至通宵。第二次年仔与第一次相隔12天,包裹糯米粽,但可以外出生产,停止行猎和捕鱼。
清明节
是日杀鸡买酒,在家祭祀祖先神明。携酒、饭、菜到祖坟上祭扫,除草修墓,添新土。黎族清明扫墓通常是新坟祭祀3年不再扫墓,称为“封山”,如今有的和汉人一样每逢清明都扫墓;有的依旧“封山”。
鬼节
(七月十四或十五)是日杀鸡买肉拜祖先,晚上插路香,由小孩子插在家门前,家家户户都如此,一直将香插成一条香火通至村外,并烧纸钱以祭无主孤魂。
端午节
黎族人民在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在节日里家家包粽子,部分黎族人民还举行一些形式活泼的娱乐活动。
牛节
黎族认为牛是财富和吉祥的象征,家中设“牛魂宝盆”村中设立牛神庙。每年七月的牛日(黎族历法),举行招牛魂仪式。在牛节这一天,修建牛栏,给牛喝酒补身,晚上集众敲锣打鼓,欢跳招牛魂舞蹈,祝愿牛成群家富足。每逢牛日禁忌杀牛。
禾节
黎族认为稻米有灵魂,丰收靠稻魂。每年晚稻收割的龙日(黎族历法),村首摆席集众举行招稻仪式,通宵达旦敲锣打鼓,欢跳招魂舞蹈,祝愿来年大丰收。
二、有关黎族的简介
远古黎族时代,其先民就已在滇池、工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地区生息繁衍。后来羌人南下,与当地的土著部落不断融合。羌人南下主要从甘肃、宁夏、青海等一带南下,到岷山以东至金沙江畔一带。14--17世纪,由于屯兵,大批汉人进入彝族聚集区,其中还有商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的“夷”、“缥”;唐、宋时期的“乌蛮”;元、明时期的“罗罗”、“保罗”等,都是当时对西南彝族先民的称呼。到16世纪下半叶,云南全省汉族已经占多数,原来的彝族聚集区逐渐变为彝汉共居区。
早在公元初,彝族地区的居民就泛称为“夷”。其自称为诺苏泼、纳苏、尼苏等。意思都是“黑族”,因为彝族崇尚黑色。
黎族的造型艺术,以织锦工艺最为著名。在唐宋时期,黎族的纺织技术就比中原先进。织出的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纺织工具,从轧棉、弹棉、纺线、染色、理经、织布、刺绣,直到生产出色彩斑斓的锦、被、单、筒裙、花带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生产工艺。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双面绣”,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花色艳丽又富于特色而驰名。此外,黎族的独木器制作和竹藤编织工艺,也十分著名。
现只是一些群众保存有黎族传统服饰及生产、生活工具,棉麻制品有男女上衣、女筒裙、头巾、木棉布料、麻布料、麻被、麻袋等。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黎族女上衣长61厘米,腰围55厘米。麻布料长3.08米,宽25厘米,木棉布料长4米,宽17厘米,麻布料首公上衣,衣为灰色,仿铜纹,黑色浅绿,衣长76厘米,腰围57厘米,衣袖通长115厘米。首饰品有铜耳坠、银耳环、银项圈、铜铃、银手镯、银质袍钮扣、银戒指等。生产、生活工具有木竹藤制品、织锦工具、独木舂血,编压斗笠工具、纺纱工具、园木平耙、藤箩、藤罐、独木凳、捕鱼工具、狞猎工具、箩筐、斗笠、独木牛铃、男女刀篓、陶瓷、陶罐等生产、生活用品。藤罐有一圆形盖子,通体呈褐黄色,高16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2厘米;捕渔工具用麻的纠维织的,直径58厘米,陶瓷是黎族自己制烧的,褐色,素面完整,肩部有7个乳针钿,口径23厘米,高38厘米,底径22厘米。
女上衣、筒裙、棉质布料、麻质布料、头巾、腰带、彩带等,其中头巾的两侧绣有汉文字,巾长155厘米,宽23.5厘米。黎族女上衣衣的款式前下摆长,后下摆短,衣胸两侧绣花纹,长55厘米,腰围40厘米,衣袖通长106厘米,筒裙长50厘米,腰围38厘米,棉质布料彩带长4米,宽20厘米,这个彩带是黎族结婚时习惯绕在床顶边。服饰式样都显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首饰品有铜耳坠、铅手镯、银质钮扣、珠子、耳铃、脚镯、项饰、发饰等,铜耳坠顶部有一弯扣,下端一弯勾,橙黄色,铅质手镯:镯身锻成一簿铅片圈,内平滑,外原两凸起的铅片弯勾而成,表面有绳纹,弦纹。生产、生活工具有藤箱、藤萝、竹笠、鱼笼、露儿叶席、狩猎工具、捕渔工具、多种独木器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