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曾受到这样的评价:我国古代史的最后一人,近代史的第一人。那么,曾国藩为什么叫曾文正公,下面小编将带大家去看看这一历史悬案的个中缘由。

  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震恐。适曾国藩因母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通称湘军)。1854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1.7万余人,会集湘潭,誓师出战。湘军初战,连败于岳州(今湖南岳阳)、靖港,曾国藩为此愤不欲生,投水自杀,被其左右救起。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奉诏署湖北巡抚。此后用兵更为谨慎。旋因朝廷恐其于地方势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长期只以侍郎虚衔领兵。1855年初,进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军重创,退守南昌。1858年6月,曾国藩奉诏出办浙江军务。1860年清军江南大营彻底败溃后,加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从此,不但拥有兵权,而且掌握地方大权。

  中国智慧之一:人格修炼  曾国藩作为一个政坛上的大人物,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政客最为显著的地方,是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促进仕功的建立。

  曾国藩活了62岁。他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偏僻的农民家庭,家里五百年来没有一个人有过科名,父亲考了17次,才在43岁那年中了一个秀才。曾国藩五岁发蒙,2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然后通过三次考试才在28岁那年中进士点翰林。30岁时,由北京城里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起步,只用七年,就官至二品,这在湖南是空前绝后的。两年后,他做了吏部侍郎。一辈子做到这样的大官,已经是祖宗三代集大福了。三年时间他在清朝六个部兼过五个部的副部长,除了财政部,干过吏部、工部、刑部、礼部侍郎,他很会做官,官声很好。他有一回一次升了4级。42岁以一介书生而封万户侯,一大学士,中国男人最大的理想---封侯拜相,他都做到了。

  曾国藩的修身,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他靠人格的魅力成为卓越的领袖。有极高的威望,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幕僚多达三四百人,当时第一流人才都是出自他手下。野史记载,许多新科进士不愿意履朝廷之任而愿意进入两江总督的幕府,曾国藩的一个手令就可以使他们千里趋之。

  他如饥似渴读很多实学的书,使他一生能够遍兼五个部的部长。培养自己的声望、知名度,当时没有媒体,没有电视,他靠什么呢?靠诗文。三十岁时他自信诗已经达到很高的地步。在北京城里的知识分子圈和他的家乡湖南知识分子圈中建立了自己的声望,回到湖南一呼百应。还有无数反映民生的奏折,老百姓喜欢不喜欢?有政治之心的知识分子喜欢不喜欢?真正想为国家做一点事的官员也不会反对。这些奏折副本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使得曾国藩建立了很高的社会声望。

  中国智慧之二:韬光养晦  曾国藩的事业成功之道,再一点,就是大功不举。翻开中国的史册,常见这样的一些故事,与人相处共患难易,共成功难,功高震主。尤其是在拥有生杀大权的君王面前,你有大的功劳更是很难。还有同事的眼红嫉妒,从古以来建立大功又得善终的不多。

  54岁他经过十几年的千辛万苦打下南京,朝廷在封赏之余,又对他手下的十几万湘军保持高度警惕。一面在颂扬,一面又在挑拨离间,恨不得一棍子打死。曾国藩非常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实际上是处于很险恶的政治局面中。

  曾国藩很清晰地洞察到这样的局面,他淡化自己头上的光环,尽可能地缩小自己被射中的目标。他将功劳归之于朝廷,归之于友军,而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声称做得不够。大量裁撤湘军,90%的湘军被裁撤。他恢复乡试,赢得了世人的称赞,渡过了表面风光,而实际上危机四伏的险恶的政治阶段。

  中国智慧之三:阴阳之道  曾国藩最大的成功原因,指导曾国藩思想理论基础,是中国的哲学阴阳调和。曾国藩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将易经读通了,他多次在家书中说到自己在易经里读通了一个道理“削息赢满”,也就是易经说的一阴一阳为之道。

  易经集中了中国古代最高的智慧,阴和阳两个符号来代表宇宙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对立而相关的现象。比如说天和地、白天和黑夜、生和死、男与女或者是雄与雌、公与母,还有进与退、人生的顺利与坎坷。还可以推导出人之心与理、科学与艺术,宇宙间和人类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个对立但是互相又不能够离开的现象,这是我们中国古人一个很伟大的发现,而且很聪明用阴和阳来代表。

  曾国藩从此悟出什么东西呢?  他认为一个人的功名、事业、富贵、地位、权势,一切好的东西可以把他比之为放在阳的范畴,那么一切坎坷、不利、退让、宽容、厚道别人、自己压抑,这许多方面归为阴的范畴,这样两个东西要互补、要调和。曾国藩很早就认为自己阳的方面很多了,他说已经做了中级官员之后,祖父、祖母、父母都在,而且还有儿子女儿,兄弟姊妹也都有,所以他就提出了要求缺,自己的享受、自己的功名享受要不够,这就是偏重阴的方面,来进行平衡。到晚年他干出很大的事业,阳已经不得了,所以他时时刻刻有一种恐惧之感,深怕因为阳刚太盛使自己陨灭,所以他说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长寿的少,所以他求阴来补,所以退让、宽容别人、压抑自己,使得这种平衡尽量不要破坏。

  次年9月,督其弟曾国荃攻陷安庆。11月,加太子少保衔,奉命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旋向朝廷举荐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1862年,以安庆为大本营,命曾国荃部沿江东下,直逼天京;命左宗棠部自江西进攻浙江;命李鸿章部自上海进攻苏南,对太平天国实行战略包围。10月,湘军与李秀成等部数十万太平军在天京城外激战,持续围困天京。至1864年7月,终于攻破天京城池,完成对太平天国起义的镇压。朝廷褒功,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

  1865年5月,曾国藩奉命督办直隶(约今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他驻营徐州,先后采取重点设防、凭河筑墙、查办民圩的方略,欲在黄河、淮河之间,运河以西,沙河、贾鲁河以东的区域歼灭捻军,因师久无功,次年冬清廷改派李鸿章接替,命其回两江总督本任。1867年,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6月,天津发生教案,奉命前往查办,屈从法国势力,处决、遣戍官民数十人,受到社会舆论谴责。9月,还任两江总督。

  曾国藩重视采用外国军火,主张“师夷智以造炮制船”。1861年,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后又试制小火轮船。1863年,造成“黄鹄”号轮船,并派容闳赴美国购买机器。1865年至1866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后为之积极筹措经费,派遣学童赴美留学,成为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

  曾国藩毕生服膺程朱理学,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认为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不可缺一,但始终将理学放在首要地位。于古文、诗词也很有造诣,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因讨伐太平军时,有大肆屠杀平民之情事,而与其弟曾国荃被称为曾剃头或曾屠户。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人物简介  曾国曾国藩曾国藩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因讨伐太平军时,有大肆屠杀平民之情事,而与其弟曾国荃被称为曾剃头或曾屠户。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父麟书,有田产,不事耕种,醉心功名,然童试17次皆不第,父设馆授徒。曾国藩幼从父学。道光十三年(1833)入县学为秀才。翌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同年中举人。此后赴京会试,一再落榜。十八年,始中第三十八名贡士,旋赴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供职京师,结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鉴等。二十七年任四川乡试正考官,二十八年升侍读,后年升侍讲学士。二十七年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二十九年任礼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三十年兼署工部右侍郎。咸丰二年(1852)兼署吏部左侍郎。后丁忧在湘乡老家,此时奉诏以礼部侍郎身份帮同湖南巡抚督办团练,创建湘军。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曾国藩曾国藩曾国藩于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1811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乳名宽一。父亲曾麟书是塾师,屡试不第,年近五十方才进学,成为生员(秀才)。麟书自忖功名仅能及此,从此在家乡一心一意栽培长子曾国藩科考。

  曾国藩五岁啓蒙,次年入家塾“利见斋”。道光六年(1826年)春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道光十年(1830年),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道光十三年(1833年)秋,应湘乡县试,考取秀才。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国藩进入长沙著名的岳麓书院演习,同年参加湖南乡试,中试第三十六名举人,并动身入燕京准备来年的会试。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国藩会试未中,寓居京师长沙会馆读书。次年恩科会试再次落第,于是返回长沙,于同乡刘蓉、郭嵩焘等居于湘乡会馆。

  初入仕途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终于中试,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并成为林则徐政敌、主张“鸦片上税免禁”的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二十年(1840年)散馆考试,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升侍讲。同年,出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年底,充文渊阁校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升侍讲学士。不久,同榜进士李文安之子李鸿章入京会试,投其门下受业,住他北京家至少一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授礼部右侍郎。不久署兵部右侍郎。曾国藩--曾文正公的简介

  围剿太平军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四月,曾国藩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帝将奏折怒掷于地。次年,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同年生母去世,丁忧回籍。此时太平军已攻入湖南,气势正盛。咸丰二年底(1853年1月),曾国藩接到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离家前往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事宜。一月后,太平军攻占江宁(今江苏南京)且定都于此,改称天京。曾国藩曾国藩

  曾国藩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以湖南同乡为主,仿效已经成军的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并整合湖南各地武装,称湘军。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咸丰四年(1854年),发布《讨粤匪檄》,率师出征,不久在靖港水战中被太平军石贞祥部击败,投水自尽,被部下所救。休整后,重整旗鼓,当年攻占岳州、武昌。咸丰帝大喜过望,令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然而,大学士祁隽藻进言,称“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咸丰帝收回成命,仅赏曾国藩兵部侍郎头衔。

  咸丰六年(1856年)坐困南昌。9月2日,洪杨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南昌解围。咸丰八年(1858年)5月,湘军攻占九江,气势颇盛;十年(1860年),湘军围安庆。

  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对无辜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当时的南京城被烧毁,平民死伤无数,南京人咸恨湘军,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7月,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此起曾与平定太平天国战功居次之湖广总督官文双方形成集团政争白热化。8月,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

  直隶总督  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改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年),朝廷命其处理“天津教案”。曾国藩十分惊恐,甚至出发前立下遗嘱,他深知当时中国远非西方列强对手,因此主张对外让步。曾国藩发布《谕天津士民》的告示,对天津人民多方指责,诫其勿再起事端,随后释放犯法教民和涉案拐犯,引起天津绅民的不满。处理“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全国舆论大哗,“自京师及各省皆斥为谬论,坚不肯信”。

  回任两江  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平民张汶祥刺杀于后,朝廷命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理该案。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在金陵总督辕门病逝。朝廷追赠太傅,谥文正。其家族后代多出官宦,如曾纪泽等。

  曾国藩善用人才,晚清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他为老师。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拚命作官,俞荫甫拚命著书”。

  平生四辱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四次教训。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弟弟呢?原来,当时曾国荃刚消灭了太平天国,被慈禧封为湖北总督,但他在湖北境内得罪了慈禧的宠臣官文,一个月内几次被慈禧严斥,同时京城大小官员也都认为他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这时的曾国荃可谓精神焦虑、日日失眠,甚至一度得了抑郁症,从而萌生了退朝还乡的念想。

  看到弟弟如此消极抑郁,为了开导他,57岁的曾国藩在金陵官署给弟弟写了一封信,痛陈自己一生引以为耻的四次重大教训。他在信中说,自己30年来宦海浮沉,一辈子失败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很多,但主要有四件事,使他终生难忘。

  第一件事是:道光十二年,到湘乡县考秀才,在应试中被主考官当众斥责,说他写的文章文理不通,秀才没考上。第二年,他再次应县试,仅中背榜(末名)秀才。这对文才甚为自负恨不能与韩愈、柳宗元同代以分上下的曾国藩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曾国藩对这件事不怨天、不尤人,反而激起他发奋读书的信念。他说,自古以来确实有一些丑陋文章侥幸获取功名的,但好文章绝不会被埋没。这使他定下了每天做一篇文章,写一首诗,看书不少于20页的学习计划。

  第二件事是:咸丰元年,已是翰林的曾国藩向咸丰帝汇报工作,为了对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说明,他还画了一幅图,但这图画得丑陋不堪,引起了满朝大臣的嘲笑。

  第三件事是: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在岳州的靖港兵败。当时,他要跳水自杀殉国,幸亏被他的幕僚章寿麟救起,狼狈逃回后搬到城南高峰寺小住,遭到江西全省官绅的鄙夷和耻笑。

  第四件事是咸丰五年(1855年)在九江兵败,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火烧湘军战船100多艘,曾国藩坐船被俘,后来他硬着头皮逃到江西,又弹劾了江西的巡抚、按察使;第二年当他被围困南昌时,江西省的官绅人人都幸灾乐祸。他与江西官员的关系,更是到了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容得下他的地步。曾国藩形容自己处境困窘是:“一听到春风的怒号,心就要碎了;一看见敌人的战船开过来,就急得绕着房子转圈,没有好办法。”后来他的老乡王闿运写《湘军志》时说:“曾国藩在江西实在悲苦,现在想来,仍让人忍不住流泪。”

  曾国藩在信尾对弟弟说,我平生的长进全在受挫受辱的时候。所以我现在虽然侥幸成了大名人,也不敢自诩为有本领,更不敢自以为是。你一定要咬牙立志,积蓄自己的斗志,增长自己的智慧,千万不要从此气馁。要想立不世之功,成不世之业,离开了“坚忍”二字是不可能的。

  其实,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从磨炼中得来的。挫折和失败并不是人生中的“意外”,而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必然,是生活中最珍贵的馈赠。

  心仪儒学  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事实上,他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宋明理学实际上分为气学、理学和心学三个学术派别。曾国藩曾国藩

  曾国藩在政治实践和军事斗争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在这种情形下,曾国藩对心学表现出了宽容的学术姿态。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学术争辩,他认为对于两家之争应取其同,避其异,扬其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推进儒学的发展。

  曾国藩还以气学在生成论方面的资源来弥补理学之局限,谓“张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俦”。依着气学的思路,曾国藩认为,天地万物均因禀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终基元。在禀气而生这个意义上,天地万物是“同体”的。

  不过,曾国藩同时认为,虽太和絪緼之气流行不止,天地万物最初所得之气“均耳”,但人与物、圣人与常人实所禀有之气并不相同。就人与物相对而言,人得气之全,物却仅得气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仅得物性。就人类而言,圣人所禀之气清且厚,常人所禀之气却浊而薄。

  “自其初而言之,太和絪緼流行而不息,人也,物也,圣人也,常人也,始所得者均耳。人得其全,物得其偏,圣人者,既得其全,而其气质又最清且厚……”

  文学创作  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

  国藩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化、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

  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其文风影响。著作收于《曾文正公全集》中。

  军事思想  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军自湖南北出,攻克汉阳。1853年曾国藩建立地方团练,称为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为主,薪俸为一般绿营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1854年,总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誓师出征。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接连战败,曾国藩几跳水自尽,在上书时,只能以“屡败屡战”自嘲。

  后重整军备,复占岳州、武昌,太平军势力退出两湖。1858年5月,攻占九江,气势很盛;1860年,曾国荃包围安庆,以“扎硬寨,打呆仗”闻名。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南京)。曾国藩曾国藩

  太平军抵抗湘军,让湘军吃足苦头,南京城破时,曾国藩说:“今粤匪之变,蹂躏竟及十六省,沦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凶酋悍党,如李开芳守冯官屯、林启荣守九江、叶芸来守安庆,皆坚忍不屈。此次金陵城破,十万余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剧寇”。

  曾国藩入南京后,湘军大肆焚掠,“……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军一面,则溃败后之虏掠,或战胜后之焚杀,尤耳不忍闻,目不忍睹,其惨毒实较‘贼’又有过之无不及,余不欲言,余亦不敢言也。”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最多有100万人,可屠城之后10多年,到光绪登基时,南京只剩不到50万人。

  攻陷天京后,曾国藩巧言上书“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赋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见之事”。

  曾国藩就地处死太平军降将李秀成,原因可能是李秀成想效法姜维诈降。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僧格林沁被捻军击毙,清朝廷令曾国藩剿捻。曾国藩采取“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专事近剿,不事尾追”的方针,在河南周家口、山东济宁、江苏徐州、安徽临淮关分置四镇,驻淮军和湘军八万,将捻包围在苏、豫、皖边区。又在淮北捻军的根据地修筑墟寨,清查户口,实行保甲连坐法。但捻军突破湘军、淮军的包围,进入湖北。又突破开封、朱仙镇间的贾鲁河防线,东走山东。曾国藩被撤钦差大臣,李鸿章继任。

  曾国藩自剿捻以来,屡受清廷的指责,成为晚年的一大心病,事实上,这时湘军大部份裁撤,曾国藩只能用李鸿章的淮军,不如湘军容易差遣。各部协调不力,被张宗禹率捻军在贾鲁河一带突破,进入山东。

  修身准则  曾国藩写过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家书,他的部分家书得到很多读者的青睐。

  他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夜不出门。

  做人学问

  一、砥砺自我的学问:强者总有挺身立世的时候。  人生之学问有万千。对弱者来说,他们理解的人生学问,大多是相信“借人成己”,因此总习惯去寻找“第三只手”,但对强者来说,他们坚守的人生学问则是砥砺自我,善于从中争取自己挺身立世的方法。人生之成,成在何处?有人以为是靠别人来获得成功的跳板,从而让自己一步登天。这是一种最可笑罪愚钝的人生谬误。这种人自然会是弱者——软如泥,脆如草。真正的人生是有强者来完成的,他们善于磨砺自我,找到自己行动的目标,靠顽强的毅力打开人生的缺口。曾国藩自然属于强者,他的一生皆是在“磨砺”两字中度过的,不断的强化自己的心智,强化自己的能力,从而寻找到了一条被他称之为“人之龙”的成功之路。这就是曾国藩磨砺人生的学问。这个学问,直接决定了他的腾空而起,一飞冲天的基础。

  二、改变性格的学问:人生就是一个自习的大课堂。  “性格误区”是现代人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性格之误乃为人生之大误。显然,性格问题是人生的一大学问。为此,有些人总是傲慢骄横,以为它是天下学问最高的,世上他的气势是最壮的,所以常作出一副总裁的样子,指东划西,吆三喝五;为什么又总是有些人唉声叹气眼泪汪汪,只会羡慕别人,而不懂得让自己开始长征路,所以人生总是一片渺茫。这些皆因性格之病而起。曾国藩的一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改变自己的性格。尽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的状态,应对人生风云。可以看出,曾国藩把整个人生当作了一个自习的大课堂。以改变性格为学问,去成就自己心中的大事。

  三、拯救命运的学问:紧紧抓住突破一生的主动权。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大的思想家,叫柏拉图。他有一句名言:“命运是人生中的第一学问。”的确,每个人或者都是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因此,我们看到了无数想拯救自己命运的人,他们每天都在展现不同的战斗姿态。同样也有无数人屈服于命运,成为命运的奴仆。曾国藩在拯救自己命运的时刻,从不把任何问题简单化,而是以一种宏大的气魄,精细的手段去完成自己设计的一个个人生计划。他注重围绕一个中心点,多面出击,在最有效的时间里,寻找到最有效的突破点,故成别人难成之事。在曾国藩看来,拯救命运的学问,就在于“主动”两字上。一个人只要有主动,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四、为政掌权的学问:牢记“在其位,谋其政”之训。  成功是一回事,怎样成功又是一回事——前者是结果,后者是过程。一个人一旦心想事成之后,例如可以有为政掌权的资本,那么,就会出现更多的难题,而且,每一个难题都是一门等待研究和解决的学问。要不然,中国古代为何有一部部政鉴,臣鉴之书呢?这个问题想不透的人,绝对做不到“在其位,谋其政。”对于曾国藩来说,居官之学是他为政的“重头戏”,他根据自己连升三级的亲身体验,总结出了一套关于“耐烦”,“勤事”,“清廉”,“厚民”的官学,曾国藩的为政掌权学问可归结为三个字——“做好官”!

  五、用人有道的学问:一个人永远成不了大气候。  怎样用人特别是怎样用准人,学问极深。不善用人者,抓住一个是一个,用了他,就要把他累得半死,这是世上最差的用人术;善用人者总是给人位置,给人权力,让人心甘情愿地去工作,去服务,这叫智者用人术。曾国藩用人的学问,是其人生成功术中重要的一门。他从不盲目选人,糊涂授权,而是睁大自己的一双明亮之眼,遵循“看透人之后在用人”的方法。该避则避,该提则提,显示出到位的领导才智和管理才智。他之所以这样做,关键是因为他明白:一个人永远成不了大气候,须借人联合打天下。这就叫善用人的联合学问。

  六、善于交际的学问:善于挖掘潜在的力量。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交际的学问妙不可言,只有做到了的人才能知道其中潜在的力量是多么巨大!”所谓妙不可言,不是真的不可说,而是需要让明白人去说。不难排除,有些不善交际的笨拙手,根本不善于经营自己的人事关系,甚至还可能毁掉已有的“关系网”,从而让自己身陷被动;高明的交际专家总是这样——“团结一切可能团结之人”,在最广的程度上赢得好人缘。曾国藩的交际学问是:放开手脚,坦诚相待,把陌生的力量变成朋友的力量。这就是说:曾国藩特别明白交际与回报的关系与学问——“要想让别人认可的,必须先认可别人。”

  七、藏露进退的学问:天天都做一个明白人。  在动物世界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狮、虎、豹、鹿、牛、马的藏露进退之功,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猎获对象或保住身体。这个浅显的道理,在人与人之间的攻守中,同样也有,并且还有一堆学问。藏露与进退之学的要点在于:不善藏,则露锋芒,会易折;不善退,则必冒进,会易败。曾国藩在这方面的学问绝对不浅,他最忌讳让自己身心暴露太多,进攻太过,善于在暗处较劲,从而保证自己不受伤害。他的这种道术,可以讲炉火纯青,特别在人生的关键时候,能够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做到以藏代露、以退为进。此等学问决定了曾国藩为“中兴之臣”。

  八、以学养身的学问: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养心”两字。  “学问”两字,当然与读书有关。书是每个人永远读不完的学问之课。可惜的是,有些人嘴尖皮厚腹中空胸无点墨,只凭小聪明办点小事;有些人则以读书为看家本领,修养身心,调节心态,以平常心应对天下事。曾国藩作为“桐城派”的一大家,儒学功底深厚,又悟老庄精神,养成了每天必读经书的习惯,这个很好的习惯滋养了他人身地最大的学问,懂得人生最高的境界在于“养心”两字。的确,曾国藩在以学养心方面为古代官吏之大成者,并真正做到了每日养身。请大家记住:人生之最大学问不在于获得金银财宝,乃在于养心养身。

  遗嘱原文  日课四条,同治十年金陵节署中日记。

  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  凡人之情,莫不好易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曾国藩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勉。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之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舟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者;皆见弃于时,饥冻就毙。故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余衰年多病,目疾日深,万难挽回,汝及诸侄辈身体强壮者少,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今书此四条,老年用自儆惕,亦补昔岁之愆;并令二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以此四条相稽,仍寄诸侄共守,以期有成焉。

  地位影响  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曾国藩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网罗培育和善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曾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厉,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

  深刻影响数代人的精神偶像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