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手抄报是需要不断的更新的,随着节日或者是纪念日的时候,也都是手抄报需要更新的时候了,惊蛰马上就要到了。那么关于惊蛰手抄报图片简笔有哪些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惊蛰的简单漂亮手抄报吧。

惊蛰手抄报图片简笔 关于惊蛰的简单漂亮手抄报

  惊蛰手抄报图片简笔内容一:时节农事  各地气候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交节。惊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天气回暖较快。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南方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北方地区也渐渐入春,春耕由南向北渐次展开。

  重要意义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方位和八卦以及干支时间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斗柄指向正东方,卦在震位,是为卯月(仲春之月),万物之所出达也,万物出则天地变化可现矣。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

  农物管理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到了这个节气,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天气回暖较快,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较大。

  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却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

惊蛰手抄报图片简笔 关于惊蛰的简单漂亮手抄报

  惊蛰手抄报图片简笔内容二:节气特点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原以北斗七星斗柄的旋转指向确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的黄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带的气候、物候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节气变化的依据,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北半球黄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带特定地域的自然节律变化。二十四节气历虽然是古人根据北斗星斗转星移制定,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二十四节气与公历日期基本相符。

  据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节气时段之所以响雷,是因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节律相吻合。

惊蛰手抄报图片简笔 关于惊蛰的简单漂亮手抄报

  惊蛰手抄报图片简笔内容三:典籍记载  《天象列星图》:“北斗七星,近紫薇宫南,在太微北。是谓帝车,以主号令,运乎中央,而临制四方,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北斗。”又《史记·天官书》中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文中指出了北斗是定方向、定季节、定时辰的标尺。

  惊蛰,二月节。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节气别称:  该节气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启蛰”。西汉时期辑录的《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据说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小结:惊蛰位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在雨水之后,惊蛰的到来也就意味着要开始春耕了,农民伯伯们又要开始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