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的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离“入伏”也不远了。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夏至节气的风俗有祭神祀祖、消夏避伏、麦粽与夏至饼、夏至面、吃鸡蛋黄瓜、夏至节、馄饨、夏至蛋、麦粥等。

1、祭神祀祖

夏至是古时的四时八节之一,人们会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以祈求消灾年丰。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

2、消夏避伏

夏至日的时候,妇女们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东西。扇子借以生风,粉脂用来涂抹,散体热所生的浊气,防生痱子。

3、麦粽与夏至饼

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4、夏至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5、吃鸡蛋黄瓜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6、夏至节

夏至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

7、馄饨

夏至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8、夏至蛋

我国的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在夏至有吃夏至蛋的习俗。民间,认为夏至吃鸡蛋可以强身健胃,行走有劲。

9、麦粥

江苏无锡在夏至这一天早餐会吃麦粥。麦粥清香宜人、健脾养胃,是老少咸宜的美味,能有效缓解人们“苦夏”时的食欲不振,同时还可祛湿利尿。

想知道更多24节气相关知识,二十四节气查看吧!